互聯網的時代,四季變化很快,借用馬云的話,“你知道花什么時候開,卻不知道殺手什么時候來”。誠然,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技術越來越成為通用的工具,互聯網和非互聯網公司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但是就題主這個問題,我還是先談談典型互聯網科技巨頭(雅虎,谷歌,FB,亞馬遜)的case,以免問題太大,難以論述。
1、騰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崛起的,你怎么看待騰訊的崛起?
六年前,電話仍然是傳遞語音的壟斷方式,找一個人,電話不通,就糾結下一通什么時候打。六年后,微信的市占率跑到70%多,在一線城市,更是高達90%多,六年前,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徑是電視、傳統互聯網、紙媒。六年后,年輕人了解信息的三大途徑是互聯網、微信、電視,每月翻翻朋友圈和公眾號,相當于至少讀了一本書。六年前,不出門可能真的是宅男,
六年后,不出門也可能在和朋友聊閑,抑或在辦公。每個微信用戶平均有100多個好友,有上千個好友的也不奇怪,六成多的用戶覺得通過微信和不熟的朋友或同事聊天更輕松些。六年前,午休和空閑時間有時很無聊,六年后,忙的很,大家紛紛刷微信看寶強事件的N個角度。一半以上微信用戶的每日使用時間超過一小時,僅僅本世紀初,騰訊的生意還要看電信商的臉色,甚至騰訊的誕生,是因為一次給電信大佬投標的“流產”。
今天,騰訊貢獻了逾三分之一的電信業流量,僅僅本世紀初,騰訊的QQ在線注冊用戶約一千萬。今天,微信用戶已突破八億,僅僅本世紀初,騰訊旗下沒有自己的游戲,連斗地主都沒有。今天,騰訊擁有全球最大的游戲帝國,在手游領域更是獨居壟斷地位,改變人們生活和社會形態的公司,必是家偉大的公司。騰訊,據說來自馬化騰和他曾服務過的“潤迅”公司(一家深圳的通訊公司),
Tencent,取意自“Lucent朗訊”,美國的知名通信技術公司。騰訊的成功源自以下幾件事:創始人的基因:騰訊的創始人們,對于技術有很深的理解,本身是極客,馬化騰,BAT三位大佬中最年輕的一個,除了技術本人又有很強的商業頭腦。仿佛自己就是喬布斯 蒂姆庫克;李彥宏 馬云的完美組合,95年互聯網革命,98年騰訊創立,在那個年代,技術為王,生意機會遍地。
做生意要對自己“狠”一點:騰訊內部有豐富的競爭和獎勵機制,在一些新產品設計推出時,內部的PK絲毫不遜于外部,競爭是誕生強者的必要條件。簡約是真:人們看過百度、看過谷歌簡化界面,而騰訊卻不多,因為它上來就很簡單,無招勝有招,仿佛當年喬布斯對于簡約精致的要求,簡單反而讓它多了不少“粉絲”。關注用戶體驗:做服務業的,用戶的感受很重要,
微博曾經也火過,但被騰訊超過,怪不得別人。微博是自媒體,又依托于新浪的平臺,但是忽略了大部分人們在意的問題:私密性。而騰訊只會對好友展示信息,后來又設置了屏蔽和分組功能,很好的響應了人們對于隱私的要求,山寨,我們是認真的:騰訊以前經常模仿別人,這點沒錯。比如微信出現在米聊之后,比如很多游戲和增值業務也曾受詬病,
不過幾乎每一次,騰訊都是最后贏家,因為它把每個產品做到極致。“山寨”到“原作”都不好意思跟它打招呼,Focus,Focus,Focus:專注的人,做什么都不會太差。騰訊早期拼技術,中期搞起網游和QQ增值業務,現在試圖用微信連接一切,每個產品,每項功能,在使用的時候,都會發現格外用心,非常方便。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是改變:TMT產業更是這樣,
專注不是不變,而是要順應時勢的變化。互聯網的時代,四季變化很快,借用馬云的話,“你知道花什么時候開,卻不知道殺手什么時候來”,要及時變化才能生存。由PC到移動,中國去年的移動互聯網占總上網比例才過半,而騰訊,四五年前已做到,騰訊試過做電商,做不到不強求,就借力京東。做生意要堅韌但要不失靈活,時勢使然:騰訊整家公司也好,馬化騰也好,創新也好,山寨也是非常快。
2、為什么互聯網科技巨頭大多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