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選擇了回老家,也許我們每個平東莞打工的人,都有一天落葉歸根的時候。很多人離開深圳和東莞,肯定是這兩個地方不好呆了,或者不能滿足人的欲望了,我在東莞生活22年,說東莞人口沒少那絕對是信口雌黃,我雖然還沒有離開東莞,但有一天也會離開東莞的。
1、為什么感覺東莞的人越來越少了呢?
我在東莞生活22年,說東莞人口沒少那絕對是信口雌黃。你看下各鎮區、各工業區的人流,看一下各汽車站、火車站人流,看一下滿街幾乎都是空跑的公交車…從前很多鎮區都有非常大的外資企業,比如裕元、臺升、偉易達、三星…這些企業一搬走,那一大片區域立馬空蕩蕩,包括周邊的小賣店、出租屋、理發店、大排檔…全空了,所以,人口怎么可能不少。
2、你為什么離開東莞?
我雖然還沒有離開東莞,但有一天也會離開東莞的,這里對每一個打工的人來說都是過客。只是希望能在這里掙錢討生活,隨著年齡的越來越大,很多人都選擇回家。一來家里老人小孩要照顧,另一方面家鄉也有選擇發展的機會。看過太多共同打工的朋友離開了東莞,離開了就很少再回來了的,很多人選擇了回老家,也許我們每個平東莞打工的人,都有一天落葉歸根的時候。
3、這幾年為什么很多人都離開了深圳·東莞?
很多人離開深圳和東莞,肯定是這兩個地方不好呆了,或者不能滿足人的欲望了,一是低端制造業轉移。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搬到中西部地區或越南等地,還有不少企業生產智能化,對普工需求明顯減少,二是建筑業人員減少。房地產黃金期已過,房地產開發力度不如從前,房地產不景氣,建筑和裝修裝飾減少,三是服務業人員減少。制造業、建筑業人員減少,消費人群減少,飲食、理發、商業從業人員也減少,
4、東莞為什么這么多廠搬到惠州?
因工作的需要,我每天都要去不同的工廠去幫忙檢驗產品,經常在深莞惠的工廠之間活動,在和許多工廠老板的交流中,對深圳,東莞的工廠外遷的原因深有體會。眾所周知,東莞惠州是臨近深圳的兩大城市,受深圳高速發展影響,頗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勢,尤其是東莞,憑借著和深圳有更多的相交線區域,使得自己得到了飛快的發展,城市的發達程度大優于惠州,但如今受土地,環保等影響因素,不得不面臨著產業改革與升級。
而惠州惠陽毗鄰深圳的龍崗區,坪山區,也可以享受深圳的配套設施,再加上惠州產業開放性以及優惠政策,不斷吸引了深圳、東莞的企業入駐,土地租金漲幅高東莞位于深圳與廣州之間,具有天然的位置優勢,受這兩個一線城市的影響,其土地,人工費用也是水漲船高。隨著企業成本的上漲,東莞的眾多純粹勞動密集型的中低端企業生存條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而惠州的土地將近東莞五倍,其廠房土地租金,人工成本也相對便宜,且有相應的基礎設施配套,使得惠州成了工廠遷移之地。環保問題嚴重,圖:加大對環保處罰力度工業的發展總是帶來了眾多的環保問題,而今東莞環保也是存在著黃色預警。環保問題跟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東莞也加強了對企業的環保審核與處罰,污染嚴重的工廠不得不遷移,
而惠州地方政府對不同的企業經營有著較高的寬松環境要求,紛紛吸引了深圳、東莞的工廠入駐。產業轉型升級圖:松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受土地,環保,人工成本等影響因素,自2014年以來,東莞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更加壓縮了中低端產業的生存空間,而惠州產業的政策扶持產業開放性以及稅收優惠使之成為工廠轉移之地的首選。
5、春運700萬人離開東莞深圳,這些人都去哪些地方?
有些人說不來廣東的話,廣東就是空省,那我也是醉了,廣東即使不算外省人都是人口大省,有些人(包括本地人:)以為不說白話的都是外省的,廣東沒有一種方言說的人口超過一半。本來珠三角面積不大,各個地方的人擠在一個只有北京市那么大的地方,當然覺得哪里都是自己的老鄉,而且除了珠三角外,各地方都超生嚴重,廣東人口只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