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世界概況》發達經濟體調查機構等大型國際機構發布的發達國家名單中,共計有31個。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GDP總量和人均GDP都是比較高的國家,產業結構先進,工業、服務業等第二、第三產業發達,基本上處于后工業化時代。
1、世界上發達國家有哪些?發達標準是什么?
發達國家往往有較好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所以全世界有近200個國家,能夠真正成為發達國家的并不多,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世界概況》發達經濟體調查機構等大型國際機構發布的發達國家名單中,共計有31個。分別是亞洲四個國家:以色列、新加坡、韓國和日本,歐洲二十三個國家: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丹麥、瑞典、芬蘭、挪威、捷克、斯洛伐克、馬耳他、冰島、斯洛文尼亞、奧地利、愛爾蘭、塞浦路斯(地理上是亞洲國家,但文化上確屬于歐洲,又是歐盟成員國,算作歐洲國家;)北美洲兩個國家:美國和加拿大。
大洋洲兩個國家: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以上國家的人均GDP相對比較高,都幾乎在2萬美元或者以上,當然有些國家稍微勉強達到。除此之外,還有幾個經濟發達的微型國家并沒有計入發達國家行列,只能算是小型經濟體,如歐洲袖珍國家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士登、梵蒂岡和圣馬力諾,這些國家人均GDP都不低,特別是摩納哥,人均GDP超過10萬美元以上,但因為國家太小,各種指數不全,一般不計入真正的發達國家行列,
當然,人均GDP高,也不一定就能成為真正的發達國家,如中東和東南亞的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和文萊等國,人均GDP基本上都和發達國家齊平,有的甚至高于很多發達國家。但根本不算做發達國家,因為發達國家其中一個條件,那就是工業也必須發達,這些國家是靠著資源暴富,工業很落后,所以只能算作資源富國,所以成為發達國家有三個標準:1、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GDP總量和人均GDP都是比較高的國家,產業結構先進,工業、服務業等第二、第三產業發達,基本上處于后工業化時代。
2、發達國家的標準是什么?
現在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當中,獲得廣泛承認的發達國家只有區區21個,可見成為發達國家的門檻很高,一般國家很難輕易邁進去,發達國家需要較高的人均GDP作為衡量標準,但是并不僅僅一項,以上是經過包括世界銀行高收入經濟體等十家機構認證的發達國家,其中亞洲兩個(韓國,日本),北美洲兩個(美國,加拿大),大洋洲兩個(澳大利亞,新西蘭),其余十五個國家全都是歐洲國家,非洲和南美洲沒有發達國家,這也側面印證了歐洲的發展程度。
發達國家要求的是發展程度,無論農業還是工業,必須發展程度高,處于現代化,光有錢是不行的,比如中東土豪,沒有一個入選發達國家,因為他們依靠的是出賣資源,并不是發展程度高,只要發展程度高,技術先進,人均GDP和社會福利自然不會差,所以也算不上是評判標準。發達國家靠什么?是掠奪嗎?是,但并不全是,主要依靠的還是自己的發展,
依靠掠奪資源維持不了太久,但是依靠科技可以,歐洲國家發展較早,英法等國在大航海時代在全世界內有大量的殖民地,這也促進了發展。但是一些歐洲小國即使到了今天,科技和發展水平仍然遙遙領先,荷蘭是歐洲小國,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豆和洋蔥出口國,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在全球蔬菜種子貿易中,超過1/3的種子來自于荷蘭,
荷蘭農業人口不足世界的0.02%,耕地不到世界的0.07%,但出口的農產品占到了世界的9%。荷蘭平均每平方米農用地的出口額為1.86美元,單位面積土地創匯率最高,土地生產率為2468美元/hm2,位居世界第一,另外,荷蘭的光刻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每年產量固定,各國都要花大價錢去買,人家還不一定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