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農村有房沒地的居民戶口,國家有什么相應的福利待遇嗎。首先、生長在農村有房沒地的居民戶口有兩種理解,現在落戶在城市的原非農戶口,也叫居民戶口,很多人習慣叫城市居民戶口,購買了承包地,有了自己的承包地后,就成為本村集體真正意義上經濟組織成員,才可以享受本村集體資產的股權收益分配。
1、非農戶口有什么好處?
有如下四個好處:一.招工/失業待遇好1、招工:農民要想致富,企業上班是出路。可是企業在招工時原則上只考慮非農業戶口,即使沒有戶口限制,也在主觀上優先考慮非農業戶口,2、失業保險:非農業職工失業后,其享受失業保險金標準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至90%,最長不超過2年;而農民工與企業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標準為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40%,根據單位為其連續繳費的時間,一次性支付本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月生活補助,最長不超過1年。
二.同樣當兵待遇好,1、參軍:非農業戶口的優待金比農業戶口的多一倍,城鎮戶口入伍的義務兵每年1萬元,農村戶口入伍的義務兵每年5000元,當兵兩年就相差1萬元。2、退役:非農業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政府給安置工作,有些地方規定任何單位不得拒絕承擔安置任務,政府安置工作后,還可以去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參加一次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
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待遇高。1、養老保險:非農業職工退休時,可以按月領養老金;而農業戶口職工按現行政策,無論交多少養老保險費,退休時,只能一次性退保,2、醫療保險:非農業職工按規定繳納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后,還可以享受退休后的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而農民工在職期間只有住院了才能報銷,一旦退休了,就不給報銷了。
2、非農戶口生長在農村有房沒地的人,國家有什么相應的福利待遇嗎?
從2014年起非農業戶口和農業戶口的性質區分已經取消,現在落戶在農村的原非農戶口和農業戶口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也叫農村居民戶口,現在落戶在城市的原非農戶口,也叫居民戶口,很多人習慣叫城市居民戶口。那么生長在農村有房沒地的居民戶口,國家有什么相應的福利待遇嗎?首先、生長在農村有房沒地的居民戶口有兩種理解,
一種是小時候生長在農村,在農村有房,后來農轉非,將戶口遷出村集體,即現在的城鎮居民戶口。一種是一直生長在農村,就地農轉非,也就是原來居住在農村的非農業戶口,現在統一都叫農村戶口,其次、城鎮居民戶口在農村有房無地福利。《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國家維護進城農戶的合法權益,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作為農戶進城落戶的條件,
也就是說城鎮居民戶口,在農村有房的,村集體不能收回宅基地使用權,在農村有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內,村集體不能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在農村沒有承包地的,沒有土地承包權。根據土地流轉的相關政策,城鎮居民戶口在農村有房無地的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有償獲得土地經營權,即從農民或者村集體手中租土地經營,再次、農村居民戶口在農村有房無地的福利。
《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居民戶口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享有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那么農村居民戶口在農村有房無地,說明已經符合農村一戶人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規定,沒有承包地,目前我國土地承包政策因保持長期穩定不變,《土地承包法》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不得調整承包地。
所以,不可能收回土地打散重分,在土地承包政策不變條件下,農村戶口沒有土地的居民在承包期內無法獲得承包地,只有承包期到期后,國家允許收回土地打散重分的條件下才能無償獲得承包地,另外,在土地承包政策長期不允許調整的條件下,政策允許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同一村集體范圍內合法轉讓。也就是說,沒承包地的農村居民戶口可以從本村集體其他成員手中購買承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