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索償局白皮書報告03香港保險的政策風險中國保險監管機構明確發文“香港保險不受大陸法律保護”,打官司要去香港,而香港打官司的成本連香港保險監管部門都心疼投保人,所以設立了保險索償局。毫無疑問,香港保險也不是完美的1、海哥日前從香港保險索償局下載了一份香港保險的資料。
1、香港保險為何可以做到“高收益”?
香港是國際金融大都市,在香港的保險公司有以下幾點優勢:1、香港的人均壽命高內地僅為75歲左右,香港人平均壽命85歲,兩地人口比例相對發病率和死亡率差距較大。在香港,人口死亡率要比內地低,重疾發病率要比內地低,所以,港保險雖然便宜,但是理賠的頻率低,保單的量積累起來了,收益自然高。2、悠久的歷史積累下來的資金池港保險歷經100多年的發展,使其累積起了不小的資金池,
資金池規模大,分紅基數就高,客戶滾存紅利因此較高。而資金池規模,在短期內一般是難以改變的,所以內地保險公司在這方面也難以匹敵港保險公司,3、港保險投資回報率高在香港,由于保險公司可以在全球投資,管道多限制少,加上比較成熟的管理和經驗豐富的精算水平,降低經營成本和管理成本。而很多港保險公司的利率可以做到4.25%甚至更高,保費低的同時紅利也比較高,
所以,在香港,90%的產品如重疾險,人壽險,教育金等都是分紅型保險。除了住院險和意外險,還有其他消費型險,你想找到一個無分紅的儲蓄型險都是很難的,4、與內地不同,港保險采取的是“嚴進寬出”的政策即嚴核保、寬理賠。極大程度的保障了保單的質量,降低了后期保單不良率,5,香港保險公司優質的服務一直受到業界的好評港的保險銷售管道主要有四大范疇,分別為銀行、代理、經紀人及直接管道,和內地保險公司動輒上萬的保險銷售人員不同,香港保險以銀行銷售管道的銷售規模最大。
香港成熟的銷售體系也極大的降低了保險公司銷售成本,6、在保險公司監管運營方面,港保險公司以自律為主香港的保險業監管機構為保險業監理處,該處的主要職責及權力為授權保險公司在香港經營保險業務,并確保保險公司以審慎的態度經營業務。由于香港目前奉行自律規管,在保險公司厘定保費、訂定保單條款及條件等范疇,大多由業內人士自律執行,
2、香港的理財保險收益會高于內地嗎,為什么?靠譜嗎?
相信不少朋友在對比內地和香港分紅保險的時候發現,如果看到三四十年,香港分紅險計劃書演示的客戶預期回報率(6%左右)比內地分紅險(4%左右)高很多,在復利的作用下,幾十年后絕對金額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這期視頻就是將其中的真實原因分享給大家,1.港險業務員所說的原因不一定是正確的:不少港險業務員會將計劃書演示收益率高歸結到他們公司投資人員水平更高或可以在全球投資,其實并不是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說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投資機構績效評估主要由資產配置、投資時機和個股選擇三部分組成,對于長期投資而言,資產配置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擇時和擇股所作的貢獻很少,2.香港和內地長期分紅險資產配置的差異:香港分紅險的產品小冊子都會對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進行說明,長期分紅險的資產配置中,權益資產占較大比例(60%上下),固收資產占比較少。
反過來,內地分紅險的資產配置中,權益資產占比大約只有10%左右,我們假設權益類資產長期預期收益率9%,固收5%,那么按上述情形,香港和內地保險公司自己獲得的長期預期投資收益率分別是7.4%和5.4%,自然而然對應的客戶收益率就有較大的差異了。3.為什么內地保險公司不多配置權益資產?一是監管對保險公司投資權益的比重有限制;二是內地分紅險給客戶的保證收益率比較高,不適合配置較高比例的權益資產;三是內地資本市場還不成熟,保險公司出于風控考慮不做多配,
3、好多朋友去香港買保險,好嗎?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