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者們開始了公立醫院取消“編制“的改革行動。比如一個外科,應配備手術醫師、麻醉師、護士等等,并且標明是什么外科,我們這里從2017年開始,新錄用的醫護人就已經取消了事業編制,應該說這是全國公立醫院改革的統一要求,你們那里可能還未推進到這一步而已。
1、你如何看待公立醫院薪酬改革?
早該改革了,只是根本落實不到實處,依然拿那么點錢,醫生付出的很多,收入卻不成比例,本科碩士規培耗費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回頭一看人家高中同學別的專業的都已成中層,自己30歲了才剛工作,人家房子都不止一套了,自己還買不起一套房子,到了該結婚的年齡,還要啃老,衛計委看看醫生的工作強度和狀態,哪個不是硬撐著,身體透支,長期熬夜,節假日白班夜班,無年假,大家都看得到,竟然還有人說風涼話,對醫生各種污蔑不理解,哪個行業都有個別不好的人,跟職業無關,不要以偏概全,全部否定或全部贊揚,醫生有好有壞,老師也有好有壞,農民為了生計也有好有壞,沒有必要互相噴,在你生病時是醫生在為你操心,加班加點為你治療,而你交進醫院的錢并不是進了為你治療的醫生的口袋,藥價和費用是國家定的,不是醫生定的,這個看病貴,醫生不背鍋,錢也不是交給了一線的醫生,所以不用感恩,但求理解,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辛酸。
2、公立醫院取消編制后,公立醫院還是不是公立醫院?
時下關于“編制“問題,有許多混亂和不確切的理解,甚至反映在制度層面,認為只有有了“編制“才是正式人員,可以享受“體制內“的種種工資福利待遇,而沒有“編制“的就成為“編外人員“,可以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其工資待遇可以任意苛刻,“編制“成了“有價證券“,武漢新冠疫情告捷后回原單位的護士們索要“編制“,就是典型。
所以改革者們開始了公立醫院取消“編制“的改革行動,筆者對于改革因為淺陋而不敢妄議。不過筆者認為,“編制“是不應取消的,就醫院來說,不管公立私立,“編制“表明了一家醫院具有那些科室,是治療哪些疾病的,各科室又有哪些醫護人員的配制,患者就是通過了解這些才來治療的。患者如果不明白醫院的編排配制,明明是車禍致傷而奔向一家專治婦科病的醫院,是不是跑錯了醫院?因此,公立醫院取消“編制“,應當是取消“編制“的“有價證券“這一不合理的制度設計,原有的編制是不能取消的,
比如一個外科,應配備手術醫師、麻醉師、護士等等,并且標明是什么外科。如果把取消編制理解為不管什么科的醫師可以雜處一室,可以隨意召來揮去,沒有一定的專業要求和多少人員,豈不要亂套么?亂套之后,醫院將不成其為醫院,還談什么公立私立,所以改革的要義在于取消“編制“附帶的“有價證券“部分,而不是隨心所欲的無序流動,醫院需要不需要什么樣的醫護人員,還是要按需求和規矩來辦理。
3、聽說護士編制要取消,以后都是合同工,是真的嗎?
本人在衛健委分管政工,我可以毫不含糊地告訴你,你聽說的一點不假,我們這里從2017年開始,新錄用的醫護人就已經取消了事業編制,應該說這是全國公立醫院改革的統一要求,你們那里可能還未推進到這一步而已。國家的醫改要求有很多項,包括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等等,其中,在人事編制管理方面,作出了如下規定:1.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
從院長到中層管理人員,不再享受過去由醫院規格確定的局級、處級、科級或副科級的政治待遇,2.新招錄的人員不再擁有事業編制。改革之后,公立醫院采用人員總量控制下的備案制,新招錄人員的編制自然變成了“備案制”,3.原有的事業編制只減不增。隨著原來擁有事業編制醫護人員的退休,按照退一減一的原則,由編辦逐步收回醫院原有的事業編制,
4.給了公立醫院更多的用人自主權。只要在編辦核定的總量控制范圍內,招多少人,招什么專業以及如何組織招聘,公立醫院可以自己說了算,5.建立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制度,醫院可按照分配向重點崗位、一線崗位傾斜的原則,制定考核辦法,適當拉開收入分配檔次,可見,取消新招錄人員事業編制是醫改的內容之一。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盡管新招錄的醫護人員身份變成了“備案制”,但工資發放以及各項保費的繳納,仍然是執行事業單位的標準,依我看不過是換湯不換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