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港處在馬六甲海峽東南端的咽喉位置上,作為重要的國際通道,新加坡雖有部分水域的主權,但中國商船可以選擇繞過,也可以選擇直接無害通過。對于絕大多數開往南亞、非洲、歐洲的中國商船來是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的,在馬六甲海峽中,除了新加坡港以外,可以選擇停靠的港口還有好幾個。
1、為什么說馬六甲海峽對新加坡這么重要呢?過馬六甲海峽不停靠新加坡港不行嗎?
海運是一種運量最大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從國際產業分工來看,低廉的運輸成本對于中國的廉價工業制成品來說意義非同小可。從中國的貿易結構來看,來自中東的石油,非洲、南亞的礦產,以及銷往歐洲、非洲和南亞的工業制成品都必須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對于中國的作用是其他陸路、空中運輸通道所無法替代的,中國的產業結構、貿易結構決定了所謂的“馬六甲困局”可以緩解,但短期內無法擺脫。
新加坡只是馬六甲海峽眾多海港中較為發達的一個,其服務水平較高,價格也相對較高,而且長期處于一個相對飽和的狀態,新加坡港處在馬六甲海峽東南端的咽喉位置上,作為重要的國際通道,新加坡雖有部分水域的主權,但中國商船可以選擇繞過,也可以選擇直接無害通過。對于絕大多數開往南亞、非洲、歐洲的中國商船來說,是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的,在馬六甲海峽中,除了新加坡港以外,可以選擇停靠的港口還有好幾個,
新加坡港并不是不二的選擇。同時,對于接近飽和的新加坡港來說,人家的發展既不單靠航運產業,也不單靠你中國大陸的商船,還有韓國、日本、中國臺灣、越南、菲律賓等地的商船經過,同樣擁有國際海運咽喉的巴拿馬、埃及以及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的突尼斯等國日子過得并不怎么樣。而新加坡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其高科技產業已經成為主要的經濟支柱,
單靠港口服務業一項,已經很難支撐起一個處于世界前列的發達經濟體。新加坡是華人進入東南亞的重要跳板,也是開拓東南亞市場的重要前沿陣地,新加坡人再壞,那也畢竟是同根同源的華人。新加坡基本上可以算是東南亞華人活動的一個中心,東南亞華人在辛亥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建設時期為國內提供了無數的、無私的的支持。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期,有很多南洋華人都曾經視中國為自己祖國和靈魂歸宿,將自己謀生的國度稱為“南洋”,人是一種感情動物,中國人是更注重感情的。那些所謂的“破解馬六甲困局,讓新加坡人喝西北風去”的說法,是相當的心胸狹隘,相當的無知,相當的愚蠢!說得嚴重一點,他們就是見不得鄰居過好日子,也見不得華人過好日子,他們生怕華人不搞窩里斗,
2、為什么新加坡比香港小,人口比香港多,自有住房率卻比香港大的多?
這個問題提的很精髓了,直觀反映凸顯的是住房問題,側面映出就是現如今中國香港的社會問題香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位于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區域范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陸地總面積1106.6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648.69平方公里。
截至2018年末,總人口約748.25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人均壽命全球第一,從百度資料上貌似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從相關資料上顯示香港的人均住房的比例在不足14平方!安裝最大的人均14平兩個人也就是30平不到。可想而知有多大了,但是他們的人均在占有的公園和綠地面積卻有100平米左右,問題的關鍵來了,只要看看谷歌地圖就會發現香港竟然有百分之80未開發的土地,可想而知里面有多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