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光伏硅片產能的過剩,那只是名義上的過剩而已。與此相反,產能過剩一般是指商品的生產量大于社會需求量,形成總供給大于總需求,引發物價持續走低,被稱為通貨緊縮,理論上講,通貨膨脹與以產能過剩為突出特征的通貨緊縮是兩種不同的經濟現象,一般不應當同時存在。
1、理論上講,通貨膨脹與產能過剩是什么關系?
通貨膨脹的根源是貨幣發行量超出社會新創造出的商品的價值量,使社會總需求大于總供給,引發物價持續上漲。與此相反,產能過剩一般是指商品的生產量大于社會需求量,形成總供給大于總需求,引發物價持續走低,被稱為通貨緊縮,理論上講,通貨膨脹與以產能過剩為突出特征的通貨緊縮是兩種不同的經濟現象,一般不應當同時存在。
但是通過仔細研究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運行軌跡,我發現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常常交替出現,你方唱罷我登場,通貨膨脹孕育了通貨緊縮,通貨緊縮又是滋生通貨膨脹的溫床,這是市場調節的正常現象,二者互動的結果,使市場從供需平衡到供需失衡再到供需平衡,市場經濟由此獲得穩定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企業活力,促進生產增長;適度的通貨緊縮,有時也能夠約束企業盲目擴張,在壓縮和淘汰落后產能上下功夫,為生產的后續擴張儲存能量,
社會經濟現象是復雜和多變的,僅憑抽象的經濟理論判斷和解決問題,并不是任何時候都有效果的。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各行業的發展水平也不盡一致,此處出現供過于求,彼處則可能供不應求;某些行業庫存高啟,其它行業或許出現生產萎縮。供求多少有些失衡,甚至局部的、短時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都是正常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談虎色變,自亂陣腳。
中國經濟的韌性、包容性極強,是其它國家所不能比擬的,最近幾年,黨和國家反復強調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決定性因素,強調尊重市場,敬畏市場,強調市場的事情交給市場。這是絕對正確的選擇,只要我們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理性看待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注意通過科學適度的宏觀調控,避免其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定可以實現穩定地高質量的發展。
2、光伏硅片產能明確過剩,中環股份卻超預期漲價,底氣如何?
首先,中環股份產品的漲價不會是閉門造車的結果,企業產品漲價要從兩方面去考慮。一個就是上游原材料的漲價倒逼下游企業的產品漲價;另一個就是需求旺盛在承德企業提價行為,說道光伏硅片產能的過剩,那只是名義上的過剩而已。整個市場對大硅片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所謂的過剩只是對小的需求不足造成的。近日召開的光伏行業2020年發展回顧與2021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行業預測,2021年全球光伏市場的規模將加速擴大,預計會達到150GW至170GW,
其中,海外光伏裝機規模預計在100GW左右,有望恢復增長并創歷史新高。國內新增裝機規模預計在55GW至65GW,“十四五”期間年新增裝機量將落至70GW至90GW的范圍內,關鍵是2021年大尺寸、高功率產品將會進入快速放量階段,210、182等大尺寸硅片占比將加速提升至50%。其次,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有大量的產業資金新入光伏產業,以京運通和上機數控為代表的在2020年宣布加碼硅片產能52GW,而且都是以210大硅片為主,
去年的新建產能尚未大量釋放,單晶硅片供需依然偏緊。各大硅片廠商紛紛拋出巨量擴產計劃,2020年宣布的擴產計劃涉及313.6GW(2020-2023年陸續投產),但行業調研顯示進入2021年1月以來,需求依然強勁,硅片產能依然較為緊缺,預計成建制的產能投放自Q2才會展開,市場的整體投資行為就說明了其行業方向,更說明了產能過剩只是對小硅片而言。
3、廣東又開始限電了,是不是制造業產能過剩了?
拉閘限電的本質不是產能過剩,是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從外循環轉為內循環,這么說吧,以前我國經濟以外循環為主,生產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特別是美國進口的最多,主要靠我們來養活他們。現在我國經濟轉向內循環,主要滿足國內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出口減少了,就不需要生產那么多產品了,有些企業不懂國家的政策,還在拼命加班加點生產產品,國家采取強制措施,進行拉閘限電,限制生產過多的產品,這才是問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