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治安在全世界排前幾位,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是關鍵。最瘋狂的時候1萬港元的現金所換取來的是100萬港元的股票票面價值,香港的房價也從1983年的7000港元一路上漲到了1997年香港回歸大陸后的22萬港元/平,那么股票市場里的地產股股價自然也不會差,“股神”曹仁超在1997年的時候賣掉了手上大部分的香港地產股,收益率獲得了將近30倍的回報率。
1、在香港,醫生開的診所是怎么盈利的?
憑三個板塊賺錢。一、高企的資格和信用香港做一個醫生門檻很高,一個全科醫生需要學習6年,培訓1年,才可以執牌,若想當專科醫生,還得學習/培訓6-8年,尖子中的尖子才能入列。若自己要開診所,必須有在公立醫院工作過的經歷,要在公立醫院工作到政府規定的工作年限,執業后每年必須完成一定的研究和工作量,通過考核才能繼續執業,
且每年要繳納一筆高昂的醫療事故保險費,用以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和事故,保證病人的權益不受損害。香港醫療以人道至上、救死扶傷為大,緊急情況下不會因為費用問題放棄或不予治療,其職業規則非常嚴謹、嚴肅、嚴苛。發現多開藥,濫開藥、對病人不誠實、不負責任等等違規情況,處罰非常致命,一旦坐實,取消執業牌照,絕對不起搞“下不為例”。
香港共有十一家私立醫院,3000多家診所,均敬職恭業,以治病救人為目標、為行為準則,極少出現醫患糾紛,二、龐大的國際性醫療市場香港以其彈丸之地,因為其精湛高超的醫療技術,高度負責的醫療態度,可靠的醫療信用,使得全球各國的病人趨之若鶩。特別是在內、外、婦、產、兒諸科,聲名顯赫,許多疑難雜癥當地治療不了轉治香港,個案成功既令自身的醫療技術得以提高,也為香港打下鞏固的醫療中心基礎。
海外華人、國際知名人士、內地客人和移居海外返港就醫的香港人,使香港的醫療市場非常龐大,三、水到渠成的醫療標價普通科門診:次/445元急診:次/1230元敷藥或注射:次/100元透析:長期/次/3000;急診/次/6000元住院:普通科醫院/天/5100元深切治療病房:天/24400元加護病房:天/13650元嬰兒護理室:天/1340元等等。
私立醫院按以上標準有高有低,分出等級收費。比如急診住院:頭等/天/6650元二等/天/4430元門診:首診/次/790-2210元復診/次/640-1990元敷藥或注射:次/360元,公立醫院也接待非香港市民,但若不符合條件就得不到政府補貼,費用反而比私立診所高。
2、本金翻了4萬倍的香港“股神”,是如何靠5000港幣賺2億的?
曹仁超,原名曹志明,據說改名叫曹仁超是希望能成為“超人曹”,曹仁超只有中學文憑,但卻成為香港《信報》的財經專欄作家,為《信報》寫了30多年的《投資者日記》。寫作的同時其個人財富也在40年翻了4萬倍,從5000港幣變為2億港幣,成為“香港勵志股神”!第一步,“股神”曹仁超積累本金“股神”曹仁超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但是一次機緣巧合之下,他進入了一家券商公司進行上班,在券商公司里,“股神”曹仁超的收入并不高,一個月只有220港元左右的工資,但是“股神”曹仁超通過做兼職,甚至是平時的省吃儉用,在一年里積累了將近5000港元的投資資金!在那個年代里,5000港元的投資資金還是算一筆不小的數目,對于一個月只有220港元固定公司的曹仁超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們算一筆賬就知道了,220港元x12=2640港元,也就意味著“股神”曹仁超還需要靠著平時的打工積累將近2360港元的資產,這還是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所以,我們可以體會和了解到“股神”曹仁超當時是有多么的拼命!第二步,利用香港股市的不成熟,進行投資致富只能說是時勢造英雄,一個時代的發展,一個市場的發展都是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完善到完善的!當時的香港股市交易規則是不需要現金交割,而是買入股票后便可賣出,兩周后才需要交款!所以“股神”曹仁超發現了這個所謂的“規(lou)則(dong)”后,將自己的5000港元繼續全部投入了進去,進行不斷的買賣操作!最瘋狂的時候1萬港元的現金所換取來的是100萬港元的股票票面價值!而利用了這個所謂的規律,“股神”曹仁超也在這一波行情里讓自己的資產獲得了40倍的增值,一度從5000港元變為了20萬港元,完成了“一夜暴富”的神話!但是隨后不久,香港的這種所謂“規律”就被取締,“股神”曹仁超也就無法再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進一步的交易獲利!第三步,從失敗中學會教訓每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都是從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爬出來的,甚至說沒有一個成功的人不經歷過挫折的,所以巴菲特說“我的一生中,從未遇見一位沒虧過錢的富人!卻遇見許多從未虧掉一毛錢的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