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正科以上公務員的退休金(準確點應稱為養老保險金)一般都比剛入職的公務員工資高。為什么有的退休公務員比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高很多,為什么題主會提出事業編退休后,每個月退休金比同級別行政編公務員的退休金金高出2000元這樣的疑問呢,為什么公務員的退休金比企業退休人員高很多,既有雙軌制的歷史原因,也有工作性質導致的社保繳費的差別。
1、為什么體制內的退休金這么高?
體制內一定級別的領導干部退休金比較可觀,普通員工其實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有的甚至遠不如在一些大公司、大企業的退休待遇。小公在西部三線城市,前陣子剛給單位一個正處級干部辦理了退休手續,由于2014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軌,現在退休都采取中人政策過渡,退休待遇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退休金,由財政根據級別、工齡等核發;二是養老金和職業年金,根據個人在職繳納的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測算發放、返還。
這位正處級干部在職時應發工資為11000多,扣除五險兩金后實拿7600多,最后退休時的待遇7100多,相當于在職的94%,在本地退休干部中屬于比較高的,這與其資歷和職務級別有關系。而如果是普通的科級干部,退休時最多也就四千出頭的水平,本地房價將近一萬,物價接近二線城市,這點退休金對比生活成本并不算高,
而且,這還是公務員的退休待遇。如果是事業單位,退休金還要低,同樣是正科級,公務員退休一般可以拿到4100-4300左右,事業單位一般不超過4000。機關事業單位的社保都是按照頂格繳納的,如果是國企,很多都沒有頂格繳,碰上效益不好的,都是按照最低標準繳納,退休金更低,小公有個老哥,在國企干了30多年技術工,最后因為單位效益不好,退休時只有2000多的退休金。
2、為什么事業編退休金比行政編退休金高?
這完全是種誤解,總體而言事業編退休金要比行政編人員更低,養老保險制度并軌后,雖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加的都是同一種社保,養老金的計算公式、計算方法,甚至享受的住房公積金、職業年金都一樣,但由于行政單位的工資構成,從業人員晉升方式、福利待遇等諸多不同,在同等條件下,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的工資待遇明顯要比行政單位人員的更低。
比如:行政單位人員有第13個月的工資,事業單位編制人員沒有;又比如,行政單位人員有車補,事業單位人員沒有;還比如,公務員有崗位津貼,事業單位人員大多數都沒有,由于享受的各種待遇不同,在同一個地區,工作年限、文憑、職級相同的情況下,行政編制公務員每年的收入至少比事業單位職工多2~3萬元。大家知道,養老保險是根據本人的工資總額來確定繳費基數、繳費標準的,
同樣的參保人,工資水平高,那么養老保險的繳費自然就更多,而繳費多退休時每個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肯定就會更多。那么,為什么題主會提出事業編退休后,每個月退休金比同級別行政編公務員的退休金金高出2000元這樣的疑問呢?這其實就是一個誤會,為什么這樣說呢?報社作為事業單位,許多人都是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享受的是技術職稱工資,
而宣傳部作為行政單位,享受的是行政編制工資。在同等條件下,職稱工資要比行政工資更高,比如,中級職稱人員的工資,比公務員正科領導的工資要高一些;副高職稱人員的工資,比副縣處級領導的工資要高一些。那些擁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他們在職時的月工資在8、9千元甚至1萬多元,比宣傳部那些普通科員的工資要高出3.4千元,
由于養老保險的繳費是以本人的月工資總額為基數來確定繳費標準的,工資高的養老保險繳得多,退休時的養老金自然更多。高級職稱人員退休后的養老金比一般的公務員高2000元也屬正常,可問題是一個單位有高級職稱的畢竟為數不多。而且,事業單位中那些工勤崗位和管理崗位的人員由于工資水平不高,退休后的養老金大部分都比行政單位的普通科員要低,
3、公務員退休金怎么計算的?為什么有的人退休后比在職工資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