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為什么要大費周章設立全資理財子公司呢。銀行設立全資理財子公司,對老百姓理財有什么影響,后期結合股權的運作和資產重組,實現盤活(不過這類事情需要更加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去做,而那個時候理財子公司應該會作為股東等行使權益,并實現退出繼續轉移給資產管理公司或者重組成新公司等)。
1、銀行為什么要成立全資理財子公司,對老百姓理財有什么影響?
繼11月26日晚間工行、農行相繼宣布成立理財子公司后,國有四大行已經全部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而在此之前,股份制銀行和一些中小銀行已經率先布局,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光大、平安、民生、廣發、興業、浦發等一共13家銀行已經宣布成立理財子公司。銀行為什么要大費周章設立全資理財子公司呢?主要是因為理財新規、資管新規的一些監管要求調整,作為配套的制度要求,在今年的10月19日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順勢發布,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一方面是順應監管要求,一方面在本質上還是為了強化銀行理財業務風險隔離、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統一同類資管產品監管標準,打破剛兌,防范金融風險,拓寬民企融資渠道,提供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通道,解決民企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銀行設立全資理財子公司,對老百姓理財有什么影響?了解一下《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內容,主要利好包含6個方面:1.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投資股票2.不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3.放開承銷機構的渠道,可以通過銀行代銷,也可以通過其他銀保監會認可的機構代銷,實現銀行理財產品的線上銷售。
4.取消了銀行理財產品中非標債券投資不得超過銀行表內總資產4%的限制5.允許理財子公司和私募基金合作6.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分級理財通過理財子公司的設立,以及相關要素調整,未來的理財市場將會更加專業、集中,理財子公司的設立門檻會成為銀行之間的分水嶺,將來的理財市場將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頭部城商行和農商行、部分外資銀行的天下,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產品更加有權威性,產品的合規性也會更好,
2、農商行首次提出設立理財子公司,為什么銀行要設立理財子公司?
理財子公司的目的就是將銀行的主業存、貸、結算等業務和他的理財業務分開。原來的銀行運行模式中,理財產品作為銀行一個主要的資金募集渠道,收益比存款要高,但是存在如下問題,投資不透明,底層資產不清晰,期限錯配嚴重,甚至出現利用銀行理財借到投資信貸資產或者其他信托私募等高起點金額的產品,從而實現了表內表外混合經營,變相分拆業務,或者用理財資金補充存款金等問題,
(本人親身經歷的一個案例X業銀行的理財資金沒有好的投向,為了不讓資金損失更多,就借到證券公司通道買了建X的開放式理財,其實就是資金的空轉)。這樣非常不利于監管所以這是理財子公司的背景,另外一個最大原因就是銀行的經營資質中不允許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和上市公司股票等資產,包括私募基金等都不允許投資,更別提發起了,所以,由于市場上很多的公司的貸款出現違約,銀行繼續處置這些債務,這些債務有些沒有有效抵押或者抵押處置困難,更多的就可以尋求債轉股等方式,將股權并入機構資產,從而實現不良貸款的核銷。
所以,這是市場前提,成立理財子公司,利用單獨的經營資質就可以用自身的注冊資本來承接相應的資產實現債務的化解,磨平銀行的表內業務,從而實現出表,而后期結合股權的運作和資產重組,實現盤活(不過這類事情需要更加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去做,而那個時候理財子公司應該會作為股東等行使權益,并實現退出繼續轉移給資產管理公司或者重組成新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