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國原油進口量達到4287.2萬噸,約為1043萬桶/天,同比增加15.7%,環比增加8.6%,超過2018年4月份964萬桶/天。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11月沙特原油產量也達到了1102萬桶/天的歷史最高位,隨著中國煉油產能的投放,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超過這一數字也并非無望。
1、中國每年的石油進出口量是多少?
2018年過去的一年,是艱難的一年,然而在這個時間里,我國石油消費進口好像沒有停頓下來,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全年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4.619億噸,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去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國有大型煉油企業開足馬力運行,是進口增長主要原因,兩家民營大型煉油廠在試運行前也大量買入原油。
此外,錦州和惠州等地的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剛剛啟動戰略儲備,趁11月中旬以來油價大跌購入原油,也促使2018年最后幾個月進口增加,不過去年地方煉油企業影響力有所減弱,因其進口配額小幅增加,且新稅收政策降低了海外原油的吸引力。國際油價的跌宕起伏,引發市場對于其進行投機性交易以及投資,這個是不可避免的,國際油價在2018年也是經歷了不少波折的,尤其當國際油價在10月份沖高至76.9美元的時候,快接近80美元。
有的部分大型國有煉油企業買入看漲期權,中國石油導致巨額虧損,當然這種屬于技術性的對沖套期保值是有風險的,在2018年10月份油價創出近幾年新高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還是比較緊張的,畢竟油價不斷高企,并不是一件好事,不利于整體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也會推升通脹水平。轉折點也是發生在那個時間點,開始了一大波下跌,從76.9跌到42.36,跌幅也還是挺大的,
這一點讓我們看到了國內企業在買入原油的積極性大幅提升,這種操作也從數據層面反映出來,不過油價始終是越跌越低,至今還是50美元徘徊。從一個國家安全戰略考慮,整個經濟發展其實是不同步的,不太可能輕易與國際油價協調一致,大多數時候,經濟發展越好,一個國家的石油消耗量會大幅增加,畢竟經濟實力增強,會帶來更大的消費。
那是不是說明,我國原油進口量大幅增加意味著2018年經濟很好呢?從這個數據得出2018年我國經濟整體運行良好,也不能完全劃等號,需要不斷的觀察,原油這個基礎品種,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一種交易性的機會,畢竟經濟的大幅上漲和下跌,不可能像原油價格這樣過山車行情,從最高峰直接大幅下挫,這點原油不能從根本上反映整個經濟的形勢,因為這里有大型原油經營商的反復博弈有關,而經濟的博弈程度和時間進度是是非常緩慢的。
2、中國每天需要多少桶原油?每天進口多少桶原油?
摘要地煉仍是原油進口量創新高的主要動力,12月仍有較大的進口空間,而且2019年進口配額巨大增量上看,中國對進口原油的需求仍很旺盛,盡管中國國內原油消費能力可能相對疲軟,但國際油價處于低位,以及在中美兩國領導人協商的90天談判期內,增加原油庫存將是原油進口的主要動因。2018年10月初至11月底國際油價經歷了一場由供應面主導的暴跌,從之前高油價損傷全球經濟的言論,到現在低油價進入全球大部分國家的能源消費的舒適區域,中國原油進口量喜聞樂見再創歷史新高,
11月中國原油進口量達到4287.2萬噸,約為1043萬桶/天,同比增加15.7%,環比增加8.6%,超過2018年4月份964萬桶/天。國內原油消費不溫不火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屢破新高,國內原油供應相對充足,但是下游成品油(汽柴煤)消費相對疲軟,1、5、9、10月甚至出現負增長,因此國內原油消費對進口量的支撐相對較弱,
這主要是因為需求高峰期的遠離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也導致對燃油車的需求減少。原油進口持續增長的動力盡管中國國內原油消費能力相對疲軟,但中國原油需求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于地煉企業,2018年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14319萬噸,比2017年多了5146萬噸,2018前11個月原油進口量多出2017年全年原油進口量25.2萬噸,由此來看,12月地煉對原油進口量的支撐仍舊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