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該怎么辦。負利率摧毀了銀行在過去三十年來建立的各種利率模型,因為幾乎所有的利率模型都在假設利率會一直是個正數(如BlackModel),舉個不一定真實的例子,比如銀行跟客戶簽了一份利率互換協議,客戶付固定利率(s),銀行付浮動利率,浮動利率盯住了某個基準利率(a)。
1、如果銀行貸款利率達到負利率,銀行還靠什么賺錢,銀行都倒閉了?
對傳統銀行來說,真的存貸款業務是業務的大頭,也是利潤的大頭。如今的銀行都是綜合性的集團,他們去經營資產業務,負債業務,還有中間業務,資管業務,還有其他業務,資產業務相對來說慢慢地會成為銀行的利潤增長點,而中間業務也會得到繼續發展。只有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可能面臨的利潤將會進一步萎縮,很簡單的去理解,就是你去銀行的時候,會發現銀行所經營的項目越來越多,如賣保險,賣基金,賣黃金,可以炒股票,炒期貨,炒外匯,現在還可以投資一些中高端風險的信托啊,私募啊等產品。
2、負利率時代,把錢存銀行好嗎?
國內許多人只看到歐盟與日本等國家的負利率問題,其實負利率的產生與這些國家的高福利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沒有高福利,歐盟國家與日本等是無法執行負利率政策的,由于國家福利過高,國家債務水平不斷增長,財政越來越難以支撐,所以就必須調降利率,乃至執行負利率,負利率有三大作用:一是降低債務利息支出壓力;二是降低居民存款,刺激消費,再通過消費來拉動供給,從而促進就業與經濟增長;三是間接消減福利。
用德國的福利來舉個例子,從嬰兒到老,德國都有比較好的福利待遇,譬如:幼兒出生政府補助、奶粉補助、兒童補貼金且多生多補、育兒補貼金、幼兒園到中學學費全免、大學公立教育免費;孕婦產前產后檢查、手術費、醫藥費、調養費都有保險承擔;醫保方面一人投保全家享有;享受多種免費醫療;失業后832天內可以領取原工資的68%或63%的失業金,期間不繳納任何稅費。
失業超832天則領取基本保障金,為原工資的53%且沒有時間限制;65歲后可每月領約1750歐的養老金等等,上面的這些福利只是一部分,而這樣的福利體系普遍存在于歐盟多數國家,所以歐盟與日本等國家才能施行負利率,因為一個人基本靠國家福利就可以活一生,生活有基本保障,所以歐盟等國家可以用負利率倒逼居民存款下降以刺激消費,刺激經濟。
負利率時代當然不適合把錢存在銀行,更適合貸款生活,因為存錢倒貼息,存錢虧錢這就迫使居民存款向債券、理財產品與風險資產上流動,所以歐盟各國的股市近十年比較強勢,以至于形成泡沫趨勢,同時負利率時代歐盟的銀行體變得非常脆弱,如果美歐等發達國家再度爆發金融危機銀行會大面積倒閉,所以居民少存款與不存款或許并不是壞處,因為銀行存款存在潛在的高風險。
中國是不大可能施行負利率的,這是由社會保障體系所決定的,負利率政策會造成市場利率扭曲與資產定價錯位,會給經濟發展帶來諸多復雜矛盾,所以歐盟與日本雖然長期實行超低利率與負利率,但是經濟依然萎靡不振,這是因為負利率加劇了金融化,并不能有效提高消費,也不能將居民存款有效地引導到實體經濟之中,所以負利率環境下的國家經濟普遍發展緩慢。
3、負利率時代到來,錢越來越不值錢,工薪族越來越窮,我們該怎么辦?
回答,首先題主所說的,負利率時代的到來。這個是不嚴謹的說辭,自建國以來,我們的黨和政府就在各個時期制定了一個個的五年經濟發展計劃。經濟中的GDP年年都是增長的,這是有歷史依據的,怎么能說負利率呢?錢越來越不值錢這個說法更是謬論。每個時代的勞動價值都是在增長的,只不過是社會經濟分配不均造成了暫時不充分現象這個是符合唯物辯證論的,是正常的社會發展現象。
至于工薪階層這個概念更是不清不楚,這個是通俗的講法。工薪層,是以純勞動價值收入報酬為生存基礎的群體,而其他以高回報率收入為生存基礎的群體不存在與這個工薪層之列,所以不要混淆概念,這些年有很多的人,很多的群體都叫嚷著自己是工薪階層,收入低的,收入高的都把自己拉入了工薪階層這個群體。擾亂了國家正常的城鎮,農村基本收入詳細情況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