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發現,基金經理很重要,賺的基金經理有的成為了明星基金經理了。但明星基金經理的基金一定靠譜嗎,私募基金壓力較大相對公募基金的旱澇報收,私募基金基金經理們的壓力就要大得多了,看基金經理掌管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如果超過18%,那已經很優秀了,股市跌了,基金爆倉了,基金經理們并非一定要跳樓的。
1、基金爆倉,基金經理為什么會跳樓?
看來你是電視劇看得有點多,這里首先要糾正你一點的是:股市跌了,基金爆倉了,基金經理們并非一定要跳樓的。特別是公募基金經理,他們賺的是管理費,業績差最多沒有年終獎金而已,那些跳樓的大多是私募基金的,公募基金賺的是管理費公募基金,是指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資金并以證券為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公募基金主要盈利靠的是管理費,而與基金凈值沒有直接關系,
只是業績太差會影響整體基金規模,從而間接影響基金公司的收入。這也是中國公募基金一直被詬病的地方,老鼠倉事件也時有發生,從業人員約束仍然不夠規范,這些基金經理們和國企上班的人差不多,每個月拿著高額的薪水,雖然業績差可能會下崗,但是決不至于跳樓,通常來說只是沒有了年終的獎金而已。私募基金壓力較大相對公募基金的旱澇報收,私募基金基金經理們的壓力就要大得多了,
特別是那些中小私募基金公司,因為他們在設計產品結構時,往往要自掏腰包認購劣后級份額,以此為安全墊來保護優先級份額(客戶)的安全。舉個例子,如果一個私募基金經理想要發行1個億規模的私募產品,那他首先要自己掏出2000萬來認購劣后級份額,然后客戶認購8000萬的優先級,然后產品順利成立后開始運作,此時的基金凈值為“1”,如果市場波動,產品凈值跌到“0.9”,那么產品可能就會被投資人問詢甚至贖回,而這個時候,投資人是可以贖回本金的。
如果產品凈值跌到“0.85”,則產品會面臨強平的風險,這個時候會面臨資金托管方的強制平倉風險,以確保8000萬優先級客戶本金的安全,而私募基金經理自己的2000萬則所剩無幾了,這2000萬很可能是私募基金經理一輩子的積蓄和戰果,甚至也是親戚朋友東挪西湊的,一旦虧空或爆倉很多人會受不了這樣的打擊,這才出現了自殺的傾向。
2、買明星經理的基金,一定靠譜嗎?
我十幾年前就接觸過基金,那時候還沒有支付寶、天天基金等,買基金主要是銀行代銷或去基金網站購買,銀行為了完成任務,讓大家按照職級都要買,屬于攤派。買的基金有的虧了,有的賺了,后來發現,基金經理很重要,賺的基金經理有的成為了明星基金經理了。但明星基金經理的基金一定靠譜嗎?我認為大部分是靠譜的,小部分就是曇花一現,
這個結論有個前提,也就是說明星基金經理的標準是什么?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1、投資是場馬拉松,優秀的基金經理必須經過牛熊市的轉換,國內一般是六七年一個牛市,也就是說,基金經理必須有六七年以上的操盤經驗。2、在熊市的陰跌中,基金經理掌管的基金回撤要少,也就是比大部分基金跌的少,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指標,證明他控制風險的能力較強。
3、看基金經理每年的業績排名,我認為如果每年基本穩定排名在前1/5以內,就比較優秀了,4、看基金經理掌管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如果超過18%,那已經很優秀了。如果基金經理具備以上幾點,我認為他的基金還是靠譜的,當然,對于每年奪冠的基金經理也要保持關注,也要區分來看:如果這個基金經理原來業績都不行,只有某一年因為賭對了行業而收益率奪冠,那他的能力還有待于觀察。
3、你認為比較好的基金經理有哪些?
富國天惠成長的基金經理朱少醒,這可是大神級的人物,他任職14年,只在富國基金管理這只富國天惠成長基金,中間只搞過很短時間封閉基金。一個人在一公司堅守14年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厲害的是他只堅守一只基金,而且是僅此一只,最牛的是他還取得了神一樣的業績,15年,年化21%,堪稱神級表現,閑話不多說,先看其亮眼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