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城鎮化,首先我們要了解城鎮化的概念是什么。人為推動的城鎮化,與自然選擇的城鎮化完全是兩條路,自然就會產生兩種結果,這樣的城鎮化,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城鎮化最大的好處是讓農民放棄土地,到縣城或者附近城市買房子,提供更多的勞動力,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哲學糾纏不清的問題。
1、城鎮化有什么好處?目的是什么?
城鎮化最大的好處是讓農民放棄土地,到縣城或者附近城市買房子,提供更多的勞動力。至于目的,目前來看是回收農村土地,然后更好的賣房子,如果說的更高大上一些,無非是能夠擴大內需,促進就業,改善農民生活條件,豐富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巴拉巴拉巴拉,此處省略八萬字財智成功理解的城鎮化,是通過不斷改善營商環境,使得城市的工業發達,創業機會增加,企業產銷兩旺,需要越來越多的工人,于是周邊農民紛紛進入城市,有了穩定的收入,慢慢在城市里買房落戶,從此安居樂業。
現在很多地方的城鎮化,更多是直接把一個村子拆了,然后補償點錢,再讓農民拿出六個錢包的存款到縣城付個首付,從此努力掙錢還房貸,城鎮化,應給予農民選擇的權利。眾所周知農村服務設施不完善,生活條件差,很多農村的小學都已經裁撤,孩子上學都成為問題,但是農村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最后的退路,哪怕一時找不到工作,種點地也能吃飯穿衣,維持基本的生活。
人為推動的城鎮化,與自然選擇的城鎮化完全是兩條路,自然就會產生兩種結果,如果農民到城市中都能安居樂業,那么自然皆大歡喜。但是如果到了城市生活后,沒有穩定的工作,面對高昂的生活成本,必然淪為城市貧民,而農民集中的區域,則會成為貧民區,這樣的城鎮化,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哲學糾纏不清的問題,
城鎮化也是如此,不能全盤否定,但是也不能強力推行。在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當下,城鎮化應緩行,避免形成浪費,避免推高農民負債水平,防止人為制造城鎮沒有登記的失業人口,其實,不需要城鎮化,有能力并且收入不錯的農民自然會到城市居住。只需要給予公平的社會地位,子女入學一視同仁,社保可以跨地區輕松轉移,欠薪問題及時解決,城鄉戶口全面取消即可,
2、農村城鎮化的條件是什么?對此你怎么看?
說到城鎮化,首先我們要了解城鎮化的概念是什么?城鎮化不是靠不斷拆遷做出來的。在解決好農村的各種需求以后,實現與城市同等條件,包括農村人口一樣享受到城市的教育,醫療,就業條件。國家現在推行的農村體制改革,推進農村產權所有制,在保障農民基本利益的基礎上,實行農業土地承包制,用農村土地合作社的方式,統一管理,使的農村土地利潤最大化,農民得到利潤分紅,
再解決好農村土地的問題基礎上,解決就業問題,國家政策鼓勵大眾創業,大學生村官等政策,可以申請國家的補助,利用合作社土地,打造產品品牌,即能增加效益,也能解決部分就業人口國家簡政放權,村級政府可以招商引資,利用自己的土地,投資建廠,解決剩余勞動力。用土地入股企業,減輕企業投資的壓力,又能給自己帶來一部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