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政策并非法國一家出臺,但由于法國姑息養奸,導致法國大亂。這不是法國軍隊第一次遭遇不明襲擊了,果然報應來了再14號法國剛打完敘利亞唱著歌回來,突然在自己的西非馬里軍事基地就遭到恐怖份子的襲擊,總共有數十枚火箭彈和2輛爆炸的自殺式汽車直接沖向法國,造成了法國十幾人的傷亡,這次襲擊也讓法國心頭一痛,讓全世界的人民鼓掌歡呼。
1、怎么看,12月28日法國軍隊遭襲擊,3名士兵被炸死的事情?
打仗總有犧牲,任何軍隊都不例外。近日法國軍隊就遭遇了突然襲擊,死了不少人!據新華社消息稱,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表示,3名法國士兵當天在馬里執行軍事任務時遇襲身亡,據悉,12月28日上午,一支法國外籍軍團的部隊在馬里中部洪博里地區執行軍事任務時,其乘坐的裝甲車遭到爆炸襲擊,造成3名士兵死亡。這不是法國軍隊第一次遭遇不明襲擊了,
襲擊最嚴重的一次是在2019年11月25日,在馬里支援地面部隊攻擊“圣戰”武裝分子的法軍兩架直升機突然發生相撞,導致兩架飛機上13名法國軍人全部殞命。此事沉重打擊了法軍士氣,但改變不了法國在馬里反恐的決心,自2012年馬里發生動亂以來,馬里軍隊一直無法消滅當地的武裝分子和叛軍。而法國作為馬里曾經的宗主國,自認為有能力有資格幫助馬里消除叛亂,但事實表明,面對打一槍換一槍的馬里武裝分子,法軍也是疲于奔命,結果在對方的游擊戰和炸彈襲擊戰術下,損失很大,
這說明,軍事手段已經無法挽救馬里了?,F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推進馬里政治進程,讓各個武裝勢力坐到談判桌上,消除對彼此的成見,建立起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并且還要發展工業,改變當地的貧窮落后的面貌,只有這樣才能讓馬里擺脫戰亂之苦,但事實上要做到這些并不容易。因為馬里的戰亂并非個案,是整個非洲都存在的問題,比如,尼日利亞一直就在與極端組織---博科圣地武裝團伙做斗爭。
在莫桑比克,一個極端組織的分支正在崛起,在這些案例當中,武裝分子幾乎都來自被當局忽視的群體。西方國家雖然提供了軍隊,但在鼓勵政府解決民生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很少的,這就造成了越反恐,恐怖主義越盛行的局面,也給法國等國的反恐部隊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今年1月份的時候,法國總統馬克龍有點賭氣的表示,要從薩赫勒地區撤軍,除非該地區的領導人請求他們留下來,
可以說,用軍事手段擴大在非洲的影響力,提高自身話語權,是法國軍隊反恐的目的之一。但法國顯然忽略了,當地人的發展需求,只是一味的用武力是無法消除恐怖主義的,此外,法國在馬里反恐的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阻止俄羅斯的介入。因為2012年的馬里軍事政變,推翻了親法國政權的武裝分子,在法國看來,受到了俄羅斯指使,目前,俄羅斯在敘利亞站穩腳跟后,又將目光投向了中非,莫斯科試圖擴大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俄羅斯副外長日前表示,根據一項合作協議,俄羅斯向中非派遣過軍事顧問,對那里的軍隊進行過培訓!此外,俄羅斯還打算在蘇丹建立一個海軍基地,來增加自身的地緣影響力,面對俄羅斯在非洲的布局,法國坐不住了。于是法國軍隊開始在馬里大規模修建堡壘和要塞,并且還打算將這些軍事基地推廣到布基納法索東部,尼日爾西南部和馬里東南部中部地區,
2、法國“黃背心”運動為什么會發生?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被推翻嗎?
已經持續四周的法國“黃背心”運動已經讓法國政府傷透了腦筋,盡管政府已經取消了引發游行的燃油稅上漲,但民眾行動一直沒有停息,反而愈演愈烈,并且參與者已經除了不法分子外,還加入了底層民眾和中產階層,這讓外界驚呼是不是又要引發一場“巴黎公社”的革命?有媒體分析,“黃背心”運動與美國的“占領華爾街”有眾多相似之處,從根本原因看來,還是因為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底層民眾對生活、收入、就業等問題感到了不安全,而政府又沒有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黃背心”的其中一項要求對富人額外征稅正是這一問題的直觀反映。
近幾年,興起了一股反全球化力量,“黃背心”與“占領華爾街”都是其中的一角,有人說這代表了全球化的倒退,但其實這是全球化的一個新時期,從這些運動中可以看出,民生問題是最主要的問題,讓民眾增加安全感和幸福感,塑造更為公眾公平的合理分配體系,是現在各國政府的使命,有許多國家的治國經驗已經成功證明,將民眾的利益擺在首位,并且保證公平公正的發展,是成功的關鍵,掌握好市場與資本、社會公平與勞動之間的平衡,是健康發展的關鍵之一,發展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發展中都會有正反面,比如“黃背心”就可看做是其中的代表,但只要能夠保證發展,即使再遇到極端化政治,前景依舊還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