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最重要的系統就是核心系統,簡單來說就是個記賬系統(老的核心系統還負責客戶信息和卡信息的管理等功能,不細說),銀行的大多數系統(柜面系統,手機銀行,網銀等)都需要與核心系統交互,但是每個系統的報文格式不盡相同,就好比各國人再說各自國家的語言,而核心系統只會一種,這時候就需要一個翻譯(前置系統),實際上,前置系統的功能遠不止是把各系統的報文格式轉換成核心系統認識的報文格式那么簡單,還報文加解密,服務路由,事務處理等功能。
1、銀行電腦用什么系統?
很多科技迷去銀行辦業務,都喜歡盯著柜臺小姐的電腦屏幕看。看到什么內容了?起碼看到了銀行電腦用的是WindowsXP系統,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銀行除了你看到的終端機是用的XP系統,而且這個XP系統是作為客戶機的平臺,基本不起作用,只是為了方便一線員工操作而已,因為現在很多業務需要用到多媒體,而這些是微軟的強項。
那么銀行內部的系統究竟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就是銀行內部計算的核心,IBMz系列。這臺是Z900,樣子的確挺唬人的,再看看這些東西,好像全都得進口。如果按硬件成本來計算的,這些東東的利潤可是幾十倍哦!當然人家最核心的還是軟件部分:雖然界面很熟悉甚至簡陋,但這東東比硬件還厲害哦!君不見,中國那么多臺超級計算機,都是因為沒有核心軟件,從而導致運算能力大量閑置,
2、銀行系統里的前置機是什么概念?
太懶了,就不上圖了,說點大白話吧。,。銀行最重要的系統就是核心系統,簡單來說就是個記賬系統(老的核心系統還負責客戶信息和卡信息的管理等功能,不細說),銀行的大多數系統(柜面系統,手機銀行,網銀等)都需要與核心系統交互,但是每個系統的報文格式不盡相同,就好比各國人再說各自國家的語言,而核心系統只會一種,這時候就需要一個翻譯(前置系統),實際上,前置系統的功能遠不止是把各系統的報文格式轉換成核心系統認識的報文格式那么簡單,還報文加解密,服務路由,事務處理等功能,
3、銀行為什么不用國產系統,反而用IBM的很多?
銀行業和互聯網行業在IT建設上最大區別在于:銀行業考慮的不是技術能力,也不是人才數量和質量,而在于開始建設時的時間點和需求。上世紀銀行業有錢,也有準確的業務需求,最主要的是業務變化很慢,需求風險低,業界沒有Hadoop等開源的產品,甚至連IBM自己都沒有Unix服務器,銀行業唯一的選擇就是大型機,再加上那時的富士通、日立、天騰等都不如IBM好,所以銀行業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IBM大型機。
大型機和超級計算機的區別在于:超級計算機是將所有的數字技術都集中在嘗試解決單個的問題上,而大型機所有的計算能力是用來執行數十億的小事務,IBM大型機被稱為是“云計算時代最強大的交易系統”,它主宰了“非x86”的主機市場,占了大約75%的市場份額,每天處理超過300億筆交易,超過了谷歌的日搜索量。比如:IBMz14擁有32TB的內存,可以在單個系統上每天處理120億次事務,運行Java工作負載要比x86快50%,并且可以執行1000個并發的NoSQL數據庫,
新一代的z15和z14相比:處理器核心數從170個增加至190個,單線程性能提升14%,最大系統處理能力提高25%,內存增加25%,壓縮吞吐量提升17倍,I/O通道增加20%。Z15的推出也讓IBM的擺脫了過去幾個季度的困境,2020財年第二季度:IBMZ收入增長69 20財年第一季度:IBMZ收入增長59 19財年第四季度:IBMZ收入增長62%如今IBM大型機處理87%的信用卡交易,每年有290億次ATM交易和40億次旅客航班預訂都是通過IBM的大型機處理的。
更加令人驚嘆的是全球68%的生產工作負載是在IBM大型機上運行的,IBM也并非造了個大型機那么簡單銀行業除了依賴IBM的大型機外,還對IOE(IBM、Oracle、EMC)框架產生了巨大的依賴性。比如:招商銀行能在幾分鐘內把總行核心業務真從深圳切換去上海,用的是IBM的i系列,自帶的DB2數據庫,自帶的中間件,自帶的通行包,自帶的郵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