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是2014年才開始部署試點工作,2015年才第一批民營銀行才正式成立,首批試點民營銀行有5家,直到2019年12月,全國已經有18家民營銀行開業運營。既然政府可以讓民營銀行成立,必定會對民營銀行有健全完善的監管機制,民營銀行的資本主要來源于民間,對于利潤最大化有更大的追求,在這種情況之下,民營銀行在從事高風險運作和金融創新的沖動也更強,如果沒有健全的監管機制對民營銀行進行有效的監管,民營銀行往往會因為風險問題陷入失敗的。
1、沒有實體店的銀行,像微眾銀行等民營銀行,假設銀行倒閉了,50萬元內的存款該找誰賠付?
大家一定要首先明白一個道理,即按照國務院存款保險條例規定,當商業銀行破產倒閉時,并不是由商業銀行來償付客戶存款,而是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來償付。商業銀行已經嚴重資不抵債才導致倒閉破產,它還拿什么來償付?微眾銀行是我國銀保監會首次獲批開業的五家民營銀行之一,按照監管要求,民營銀行只能最多在總行所在地設立一家營業部,其他地方不得設立分支機構,這是政策規定。
因此,很多民營銀行成為了網絡銀行,但是仍然不能改變其商業銀行的本性,所以,民營銀行在對客戶存款保護方面,仍然適用存款保險條例,而且必須依法合規經營。按照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境內所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等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投保存款保險,即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繳納保費,為吸收的存款提供必要保護,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是什么?它是中國人民銀行即央行下設的一個專門機構,主要負責各家銀行存款保險費率制定、保費征收、監督檢查、基金運用管理以及存款保險的理賠等事宜。據有關消息,未來可能單設掛牌落地,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如何償付客戶存款?1.明確規定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最高償付額為50萬,且包括本金和利息。
這是目前央行制定的標準,并非固定不變,央行會根據國民經濟發展以及居民收入情況實施動態調整,并報國務院批準執行,2.償付資金來源。一是各家商業銀行繳納的保費;二是破產銀行清算中分配的財產;三是保險基金的投資收益;四是其他合法收入,3.償付方式有三種。一是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直接償付;二是委托其他商業銀行代為償付,即兼并或重組接收銀行支付;三是共同支付,
4.客戶什么時候可以拿到存款?存款保險條例明確規定,自存款行宣布被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接管,或被撤銷,或法院裁定銀行破產之日起,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足額償付存款。民營銀行沒有線下實體店,只是經營模式的轉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始終是一家合法的,受到監管的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那就必須為客戶存款投保,讓老百姓放心,
2、民營銀行倒閉存款如何理賠?
民營銀行是2014年才開始部署試點工作,2015年才第一批民營銀行才正式成立,首批試點民營銀行有5家,直到2019年12月,全國已經有18家民營銀行開業運營。民營銀行簡單來說就是由民間資本控股的銀行,打破國內國有銀行壟斷銀行業的情況,有利于金融業的良性競爭和發展,這樣可以為用戶未來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滿足更多需求,
既然政府可以讓民營銀行成立,必定會對民營銀行有健全完善的監管機制,民營銀行的資本主要來源于民間,對于利潤最大化有更大的追求,在這種情況之下,民營銀行在從事高風險運作和金融創新的沖動也更強,如果沒有健全的監管機制對民營銀行進行有效的監管,民營銀行往往會因為風險問題陷入失敗的。其實對于民營銀行可以放心的,民營銀行成立門檻并不低,而且大多數民營銀行背后都有大企業的支撐,例如阿里的網商銀行和騰訊的微眾銀行,安全性都是非常可靠的,同時民營銀行的運營上有銀保監會的監管,民營銀行發布存款產品都需要經過銀保監會的審核和批準,
最后,不用過于擔心民營銀行倒閉的理賠,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一樣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當民營銀行破產倒閉后由保險公司對用戶進行賠付,最高可以賠付50萬的本息,同時現在對于銀行的監管和規范都是非常完善的,一旦民營銀行出現經營危機,銀保監會也會出手接管,幫助銀行解決危機,所以可以放心在民營銀行存款,不用過于擔心理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