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原油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通脹壓力其中的邏輯,通俗簡單明了的講就是這樣的。石油價格上漲必然會使生產原料的成本提高步步傳導到最終消費終端產品的成本價格之中,隨之而來的就是社會物價指數的逐步提高,也就是我們稱之為的通脹壓力預期,中國經濟的韌性、包容性極強,是其它國家所不能比擬的。
1、為什么原油價格上漲會帶來通脹壓力?具體是什么邏輯?
很高興有緣能看到您這個問題并給出自己的拙見來進行回答!在具體回答論述前,需要明確的是原油在國民經濟與宏觀經濟運行格局之下的地位!原油是全球各個國家現階段的政治博弈、民生經濟與軍事發展的戰略物資,在國家發展進程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隨著世界各國的工業化步伐的加快,新興技術與科技演進的迭代以及人民大眾消費形式與結構的升級;必然帶來了工業生產企業的產業鏈結構及格局的調整,各國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隨之而來的就是世界對于原油需求量的爆發性增長!尤其是我國,在近四十年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對于原油的需求量呈現出非常明顯的上升趨勢,并且從一個原油出口國一舉躍升至世界原油最大進口國之一!而且,原油的進出口總額已成為僅次于集成電路的我國第二大進出口商品,僅在2019年我國就進口原油50572萬噸,價值166266191萬元!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經濟體量!原油價格上漲勢必會嚴重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對石化企業及相關周邊配套生產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成本上漲壓力,進而輻射影響到民生物資生產行業;因為,我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均已擺脫不了石化產品的使用;這是一個從上游原料到中游生產制造再到下游消費市場的完整產業鏈的影響過程!因此,石油價格上漲必然會使生產原料的成本提高步步傳導到最終消費終端產品的成本價格之中,隨之而來的就是社會物價指數的逐步提高,也就是我們稱之為的通脹壓力預期!所以綜上所述,原油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通脹壓力其中的邏輯,通俗簡單明了的講就是這樣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一定程度的幫助,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也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里進行留言評論,謝謝!。
2、什么是通貨膨脹?它對我們的財富會產生什么影響?
過去單位吃早歺,食堂的師傅把粥煮干巴了,后來的人就可能沒粥吃…,于是大師傅喊了聲:“漲潮啰”!于是徒弟便將一桶開水倒進了粥桶…,據說喊“大漲潮”是要倒兩桶開水的…,我想“通貨膨脹”是不是跟“漲潮”差不多?稀釋了富人財富,讓窮人有“粥”喝?貶值人民幣拉動出口?減輕國內債務壓力?增加人民幣世界金融儲備占比?…總之我覺得央行這么多年來一直做的很好,比美聯儲出色,這次也不會有錯。
3、理論上講,通貨膨脹與產能過剩是什么關系?
通貨膨脹的根源是貨幣發行量超出社會新創造出的商品的價值量,使社會總需求大于總供給,引發物價持續上漲,與此相反,產能過剩一般是指商品的生產量大于社會需求量,形成總供給大于總需求,引發物價持續走低,被稱為通貨緊縮。理論上講,通貨膨脹與以產能過剩為突出特征的通貨緊縮是兩種不同的經濟現象,一般不應當同時存在,
但是通過仔細研究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運行軌跡,我發現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常常交替出現,你方唱罷我登場。通貨膨脹孕育了通貨緊縮,通貨緊縮又是滋生通貨膨脹的溫床,這是市場調節的正常現象,二者互動的結果,使市場從供需平衡到供需失衡再到供需平衡,市場經濟由此獲得穩定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企業活力,促進生產增長;適度的通貨緊縮,有時也能夠約束企業盲目擴張,在壓縮和淘汰落后產能上下功夫,為生產的后續擴張儲存能量。
社會經濟現象是復雜和多變的,僅憑抽象的經濟理論判斷和解決問題,并不是任何時候都有效果的,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各行業的發展水平也不盡一致。此處出現供過于求,彼處則可能供不應求;某些行業庫存高啟,其它行業或許出現生產萎縮,供求多少有些失衡,甚至局部的、短時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都是正常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談虎色變,自亂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