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韓國偏愛把中國某些傳統物質文化拿去申遺呢。良渚文化成功申遺良渚古城申遺成功,對國人來說無疑是大新聞,中國象棋經國務院批準,已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于我國為什么不向聯合國申遺,那就很好理解了,水唯源,韓國沒有自己歷史,也不清楚申遺的項目真正源頭在哪里,所以經常鬧出笑話來,比如拿漢字去申遺,被日本人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次拒絕,比如將中醫改一個字叫韓醫,也想拿去申遺。
1、為什么象棋中國不申遺?
中國象棋我國為什么不申遺?因為華夏民族源遠流長,是禮儀之邦,仁義至上,謙虛謹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可不是胡亂吹噓,聽我給您娓娓道來。前不久看新聞,說印度前前后后共6次申遺象棋,均被駁回,我想您也有可能是看了這條新聞,才有此發問的。先別忙著噴印度,我認為這個和韓國的做法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全球都是韓國人的”可能已成了笑柄,但是印度如此執著,均為成功,而中國卻無動于衷,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不知您注意沒有,我特意開頭強調了,是中國象棋,而人家印度申遺的是象棋,在他們眼中,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將棋都是起源于他們的古老棋戲,名曰“恰圖蘭卡”。所以,印度也是基于起源而申遺,也就是只要一申遺成功,他就是鼻祖了,其他的都是根據“恰圖蘭卡”演變而來的,證據就是他們的出土文物及文獻,印度認為中國象棋是“恰圖蘭卡”經絲綢之路傳進中國并改良、發揚光大的,可中國也有學者拿出證據證明先秦時代就已有中國象棋。
我還聽過一種說法,說中國古代沒大象,可棋子中有“象”,當然也都被中國一一駁回了,什么“此象非彼象”、“不產象不代表沒有象”、“象棋中的象指的是象牙”等等說法,總之一直沒有定論,所以,印度的“恰圖蘭卡”到底是不是象棋的起源,目前無法斷定,印度申遺不成功也就在所難免了。如果單說現在的我們見到的中國象棋,那肯定是中國的沒有問題,基本是到宋代定型的,
而且,中國象棋經國務院批準,已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于我國為什么不向聯合國申遺,那就很好理解了。1.確實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象棋起源于中國,2.不愿意引起過的口舌之爭。3.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包容、謙遜之心世人皆知,不會去為此事而爭論不休,4.我國不申遺不代表不重視文化遺產,而是體現了強大的內涵,象棋起源于哪里都可以,為什么要爭來爭去呢,我們不爭,可是也不允許別人隨意改變歷史。
2、韓國灘涂申遺被聯合國退回,韓國人為什么這么愛申遺?
這個問題韓國就很不愛聽了,什么叫篡改歷史?那是正兒八經的創造歷史好伐!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韓國一樣,對歷史的“創造”如此執著了,而韓國人之所以喜歡創造歷史,不是因為韓國和美國一樣沒有歷史,而是因為他們所經歷的歷史,不是他們想要的歷史。簡單說來,就和一夜暴富的土豪一樣,對于以及流落街頭的不堪歷史,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一個光輝的歷史進行掩蓋,韓國無疑就是這樣的心態,
前1046年商朝滅亡后,周朝冊封商朝貴族箕子在遼河流域建國,史稱箕子朝鮮。戰國時期,由于燕國東征,箕子朝鮮被迫逃到朝鮮半島地區,西漢初期,衛滿朝鮮取代箕子朝鮮,而后在前108年被漢武帝所滅,并設置漢四郡,從此納入中原王朝版圖。不過漢朝對朝鮮半島中南部的統治并不穩固,三國后期,崛起于我國東北的高句麗擴張到朝鮮半島北部,與南部的百濟和新羅形成對峙局面,一直到668年唐朝消滅高句麗,
高句麗滅亡后,唐朝統治朝鮮半島北部和西部地區,而東部的新羅則趁機坐大。在經歷了短暫的后三國時代后,918年,王建建立高麗王朝,史稱王氏高麗,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麗,建立李氏朝鮮,后經明太祖朱元璋賜名,“朝鮮”之名最終定型。在2000多年的時間里,朝鮮半島不是被中原王朝征服,就是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明清時期更是被稱為第一藩屬國,可以說地位非常“顯赫”,享有優先向中原王朝進貢妹子的權利,
但“第一奴才”這樣的顯赫并不是韓國想要的,因為二戰結束以來,韓國趕上了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東風,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并和日本一道成為亞洲僅有的發達國家。如此長臉的發展成就,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輝煌歷史怎么可以?加上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始終不如韓國,這更讓韓國對數千年來的藩屬國歷史難以接受,今天的韓國,雖然和日本一樣都是名副其實的小國果,但卻也習慣在國號前加一個“大”字,這不是對日本殖民主義的呼應,而是韓國領土野心的直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