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浙江GDP值沒江蘇高,但能用的人民幣比江蘇多。浙江最多,江蘇次之,廣東和山東排名第3和第4,浙江最多,江蘇次之,廣東和山東排名第3和第4,江蘇富在省財政,浙江富在老百姓,江蘇、浙江都屬于比較有吸引力的地方,謝謝邀請,浙江與江蘇走的路不同,浙江人一慣外出投資掙錢的多,生意投資人融入全國各地及國外。
1、江蘇山東的國民生產總值高于浙江,但為什么不如浙江富裕?
這里所說的江蘇不如浙江富裕,主要是指省內富豪數量,擁有高資產人口的數量,而并不是指經濟總量以及人均經濟的占有量,其實從江蘇省內,有很多企業都是浙江人投資建設的,也能夠看出。我們都知道當前江蘇省的綜合實力在全所有省份當中排名第一,江蘇省不管是生產總值還是人均經濟的占有量,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但是江蘇省內的產業模式更多是以加工制造業為主,這類產業總資產,固定資產比較高,所以平攤到每個人身上也很高,但是實際可支配的收入金額數量并不如浙江省,大多是普通的中產階級,
反觀浙江省有一種全民創業的模式,浙江省出的商人在全國文明,不管是浙江省內還是全國所有省份,基本上都有浙江商人的投資,只要家庭當中有一個人創業成功,帶動周邊其他人員也都會跟著創辦企業,形成上下游產業,創辦企業所得的收入遠遠比在江蘇普通工作帶來的收入要高許多,所以給人的印象就是浙江省有很多富豪。據不完全統計,從改革開放至今的幾十年時間里,浙江商人在江蘇省的投資遠遠比江蘇在浙江省的投資高的多,甚至高出幾十倍,
2、江蘇浙江不依靠上海能發展起來嗎?為什么?
這個提問就是本末倒置,應該去補習歷史。歷史上自經濟重心南移后,江浙地區都極為發達,其中最發達的是蘇州府,而且蘇州一直到清朝都還是中國的經濟中心,那時上海還被稱為“小蘇州”。所以,江浙的發達,靠的是“小蘇州”上海?蘇州府、杭州府、江寧府(南京)、常州府,哪個不吊打松江府(上海)?很多人都說上海帶動了江浙,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發達,
但是環上海的嘉定、奉賢、金山、松江,哪個不是被環蘇州的昆山、常熟吊打?燈下黑效應,很多人應該明白,如果不是上海,江浙特別是長三角將會更發達。嘉興和湖州同樣靠近上海,為什么經濟遠遠不如蘇州?這就是上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上海是很發達,沒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普通地級市蘇州、無錫、常州,三市總人口小于上海,但總GDP超過上海5000億,
蘇州和無錫分別是中國人均GDP的第二、三名,常州也是前十名,而上海根本沒有入圍前十。普通地級市蘇錫常,以更低的地位、更弱的政策和更少的人口,卻創造了比上海多5000億的生產總值,所以,對比蘇州、無錫、常州,上海真有那么強?直轄市上??芍^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又是經濟中心又是金融中心,然而創造的生產總值卻低于普通地級市蘇錫常。
內河航運的衰落和海運時代的興起,是上海擺脫“小蘇州”,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最重要的原因,這是連教科書和習題上都有的歷史事實,蘇州歷史上曾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和東半球第一大工商業城市,現今上海只能做到一半,因為蘇州至今仍是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江蘇和浙江經濟的發達,得益于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并且此后相繼定都于浙江的杭州(南宋)和江蘇的南京(明代),
受益于此,長三角興起了一批發達富裕的工商業城市,這也是蘇南浙北成為各自省份經濟中心的原因(蘇南經濟強市: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浙北經濟強市:杭州、寧波、紹興)。客觀地說,江浙與上海更多的是互補關系,并沒有誰離不開誰,江浙的富裕鞏固上海的繁榮,而上海的經濟圈建設,也帶動了江浙的一體化發展。至于提問的問題,明顯是本末倒置,因為明明江浙發達在先,
3、江蘇比浙江有錢,但是浙江人卻比江蘇人有錢,這是為什么呢?
江浙都是長三角富庶之地、魚米之鄉,在中國的版圖上都是屈指可數的興旺發達之地。因此江蘇、浙江都屬于比較有吸引力的地方,至于哪家錢多,哪家錢少,可能還不好一言以定,像江蘇的蘇錫常整體都比較發達,鄉鎮企業眾多,工業比較興旺,像浙江溫州、義烏等相對民營經濟可能比較發達一些,整個國民生產總值,可能江蘇整體的實力要強一些,生活在這兩省的居民相對來說幸福感應該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