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在哪里?首先必須大學生就業其實不難。的確,大學生就業艱難是不爭的事實,大學生們從千軍萬馬中殺出,考進大學,畢業后卻發現就業更難,相對于就業市場來大學生就是商品,大學生就業難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原因,個人認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不是真的找不到就業崗位,而是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沒有找到相互的結合點。
1、大學生為什么就業難?
大學生為什么就業難這話題,我個人的看法是,不是大是大學生就難,而是大學的心態要擺正難呀,現在很多大學生自認為我是大學生,高高在上的樣子,對工作挑肥撿胖,這個工作不適合他,那個工作不好,在很多情況下失去了澤業的機會,就這樣一次次應聘,一次一次失敗,這樣形成一種想招聘人的單位招不到人,想應聘的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如果一個人能把心態擺正的話根本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工作不分貫踐,只有分工不同吧了,七十二行都需要人呀,更需要有才能的的人呀,什么行業都在不段的變化,都在創新,技術改造,這些都需要有才能的人有知識的人去改變它去創新它,你說那個方面不急需人才呀,所以說大學生把心擺正的話,將來必有發展的空間,而且前途光明。
2、為什么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
大學生就業難,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很多大學生讀大學時,不好好學習,忙著打游戲,或處對象,只要不掛科,就歐了,明明專業很好,但是很多大學都有這個專業,而且大學層次和知名度也不同。你在二本就想混個畢業證和學位證,就想心安理得找個工作,難!那還有碩士,博士呢?還是排不上號吧,只要你出類拔萃,還愁找不到工作?還有的學生是因為當初選專業選錯了,后來發現就門路特別窄,所以畢業就等于失業。
以前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現在選錯專業,可就慘了,或者當初選專業時,還挺熱們,幾年之后,又淘汰了。比如以前挺火的土木工程,計算機和醫學等,尤其是與蓋樓相關的專業學,現在不太景氣了。歷史專業更難找工作,第二,大學院校那么多,尤其近十年,大學擴招,招生數據都達到數百萬了,大學生年年都有畢業的,除了去國外留學的,繼續深造讀研的,每年都有六七百萬畢業生,而工作崗位,卻不見增多了多少。
第三,延遲退休,也影響了大學生就業,考公務員的人數年年增長,而公務員崗位在縮編,不見增長,師范大學畢業的學生也不愿意回到農村教書育人,更別說去偏遠山區了。他們都會考慮自己的下一代的教育問題,我曾跟著市里領導下鄉視察工作,聽說有兩個大學生在一個偏遠的農村小學就教了一天課,第二天哭著走了,連編制都不要了。
那個農村的老師都快要退休了,特別缺老師,校長懇請領導向市里教育局反應一下情況。第四,中國是人情社會,有門路的大專生或高職學生,托人都能被安排到不錯的企業工作,別看專業是否對口,先有個落腳點再說,鍛煉鍛煉與在崗培訓,都是勝任工作了,現在有一些國企或大集體公司企業招聘人才,有的關系部門可以交換子女或親屬。
有的還可以安排到私人企業,打磨歷練幾年,就能跳槽去國企應聘了,而沒有門路的大學生就算你再優秀,人家都不給你機會。第五,再說面試,面試官的問題,很奇葩,很多面試里都有“暗箱”。其實有一些學霸,口頭表達可能不行,但是鉆研問題,稿科技創新,或許堪稱一流,工作態度也認真謹慎等,但是過不了面試這一關,就沒有大顯身手的機會了。
3、為什么現在的大學生實習難就業難?
從個人角度來講當代大學生普遍自覺性不好,上了大學就感覺是自由了,不想學習,打游戲,好吃懶做,也導致他們身體越來越胖,知識越來越少,4年大學出來不僅沒有學到專業知識,連以前高中時候會的東西也全忘了,四級也過不了,缺乏明確的職業規劃,不能在美好的四年中努力從各個方面提升自己,這樣出去找工作,肯定會就業難,而且我覺得90之后的新一代人,少了很多以前老一輩的好的精神,懶,矯情,不能吃苦這些都很普遍,也沒有以前人的那種真心為國家為人民的心,就拿入黨這件事來說,以前入黨意味著參加戰爭,保家衛國,不畏死亡,但是現在入黨有多少人是真心想為國家做貢獻,入黨動機有待考量,國家能夠在幾十年間發展成現在的樣子,離不開那些臨死都放心不下手里項目的那些長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