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原本》是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全人類文明遺產中妙用無窮的瑰寶。現在從小學至高中所學的幾何知識都屬于歐氏幾何(歐幾里得幾何)范疇,中文中的“幾何”一詞,最早是在明代利瑪竇、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時,由徐光啟所創,幾何之父——歐幾里得(Euclid,公元前325-公元前265)是古希臘數學家。
1、數學中,幾何這個詞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叫幾何?
數學的內容可以粗略地分為代數與幾何兩大部門。代數是關于數量關系及數量形式的學問,而幾何是關于空間形式的學問,最初主要研究空間的度量、形體關系以至形式演繹,在數學教學中,幾何與代數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根據古希臘學者希羅多德的研究,幾何學起源于古埃及尼羅河泛濫后為整修土地而產生的測量法,它的外國語名稱geometry就是由geo(土地)與metry(測量)組成的,
幾何這個詞是怎么來的?中文中的“幾何”一詞,最早是在明代利瑪竇、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時,由徐光啟所創。徐光啟在翻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的著作《幾何原本》時,將其音譯為\
古埃及有專門人員負責測量事務,這些人被稱為“司繩”。后來拉丁語音譯為“geometria”,英文單詞為Geometry,英式發音[d?i??m?tri],已經學過英文發音的同學,可以嘗試發一下音,就會發現這個單詞的前兩個音節和“幾何”這兩個字的讀音很相像,也可以登錄百度翻譯,輸入這個單詞,然后點擊英式發音按鈕,聽聽這個單詞的標準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