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多成年人都比較務實,對華而不實的明星光環并不是很崇拜,而且港澳的明星很多曾經都是來自廣東,同一方水土同一區域,也就見怪不怪,明星亦是凡人,本身對社會貢獻比科學家、革命家甚至比科技人員、醫護人員、解放軍,都低很多,在我眼里明星只是在國家繁榮富強下的精神娛樂調味料而已。
1、為什么廣東出的明星比較少?
近年來,廣東除了捧紅了“鳳凰傳奇”等幾個明星外,在廣東被捧紅的娛樂明星還真的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線當紅明星大多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而另一方面,產業資源大多已被華誼兄弟、英皇娛樂EEG、天娛傳媒、TVB等文娛產業巨頭分配。無論“造星”經驗,還是資金資源,廣東的文娛公司都要遜色不小,“造星”的風險成本極高,因此在文化產業布局上,很難借此突破,
另外,廣東人較為務實,傳統上不大喜歡過于張揚的娛樂業,寧愿“悶聲發大財”。估計即使在廣東,能說出捧紅了鳳凰傳奇、鄭源等明星的孔雀唱片,其所在何地?老板是誰的也沒幾人,也很小有人知道,YY的網紅“明星”,每年都為“歡聚時代”帶來不少利潤。你可能還不知道的是,廣東的文化產值,現已占了全國總量的1/7,連續14年領跑全國,
其中網絡音樂產值占全國2/3,游戲業總產值占全國的7/10。而我最想說的是,前年起,廣東的動漫業總產值已過千億元,占了全國總產值的1/3,“熊出沒”、“喜羊羊和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火力少年王”、“超級飛俠”、“豬豬俠”、“夢幻西游”、“甜心格格”、“果寶特攻”、“張小盒”等等知名動漫IP全部出自廣東。
2、廣東電視臺為什么造不出明星?
廣東電視臺造不出明星,其他電視臺也不見得能造出多少明星,要知道,電視臺的各檔綜藝節目,早已實行制播分離。燦星制作、藍色火焰、光線傳媒、能量影視、天娛傳媒、東方風行和唯眾傳媒等各大娛樂制作公司,幾乎包攬了中國的所有綜藝節目制作,造星的是這些公司,而電視臺只是一個節目播出單位,而“明星”的簽約歸屬亦非電視臺。
現在的綜藝節目,明星的出場費極高,據稱每小時節目制作費用超千萬元很正常,高昂的制作成本,使制作公司不敢輕易將節目,放在鄰近香港,粵語文化根深蒂固的廣東播出。如節目不能扎根本地,全靠外地市場,節目又何必放在廣東電視臺播出,廣東文化產業連續14年居全國前列,自然有著自身的產業結構,而造出的明星實際上也不小,而且大都不涉及出場費,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末》、《豬豬俠》等一批原創動漫明星,他們便每年為廣東帶來近400億元的文化產值。
3、為什么廣東人不太瘋狂的追星,而且做明星的也少之又少?
身為廣東人,我就說說自己的見解:廣東大多成年人都比較務實,對華而不實的明星光環并不是很崇拜,而且港澳的明星很多曾經都是來自廣東,同一方水土同一區域,也就見怪不怪,明星亦是凡人,本身對社會貢獻比科學家、革命家甚至比科技人員、醫護人員、解放軍,都低很多,在我眼里明星只是在國家繁榮富強下的精神娛樂調味料而已,
當然有的明星利用個人影響力為社會做了很多善事,值得敬佩,但本人并不崇拜。,。,例如影視來說,只要內容精彩、感動、正能量,我都喜歡。音樂的歌曲,只要我覺得好聽、舒心、有情感共鳴,我就喜歡,并不在乎誰來演誰來唱,。,現在廣東小年輕人亦不少人喜歡追星的,這與媒體、國家的開放政策有關,但絕大多數成年人(已結婚成家)為了生活為了幸福,還是比較務實的,追星的少一些。
4、為什么我們知道的港臺明星特別多,澳門的明星卻很少?
我們都知道澳門與香港離的特別近,而香港的娛樂產業發展得也是非常早的,所以有不少想成為明星的澳門人就會跑去香港娛樂圈發展,而現在娛樂圈里其實也有著很多澳門的明星,只是因為沒有人去深究,所以誤以為是香港明星而已,比如有著“澳門賭王之女”的何超儀,就是在香港紅的,還有李嘉欣、梁洛施、方中信也都與澳門有關,但是很少有人發現而已。